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
发布人: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7-09-28   浏览次数:707

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

王爱成

2013819日)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1]。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2],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学习、研究、实践“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的提出

  

    和谐统战是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出来的。就“和谐“而言,追本溯源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明中,就渗透着这种思想和哲理,甚至更早一些,从中国的源头文化伏羲文化中的阴阳合和到老庄、孔孟以至后来的前哲先贤,对和谐社会阐释已构成了一个明辩的内核: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四大和谐的基础上更趋于科学化与人性化,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的新命题,并把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提出来且专门作出决定。这既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新的突破。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和谐”概念也相应提出。作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战线,“和谐”的要义同样存在其中。在新世纪新阶段,既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统战;又要充分发挥和谐统战的作用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证明,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关系广泛的优势和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沟通情况、反映民意等功能。这些优势和功能,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实现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这些优势和功能的发挥体现,也受统一战线自身机制的健康发展所制约。从统一战线的构成看,统一战线汇集了各党派、各民族、各界别、各阶层、各团体,它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因此,和谐社会的要素对于统一战线同样需要。从统一战线的使命看,统一战线的使命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党的总任务而共同努力,这是与党的使命相适应的。因此,对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统一战线同样也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说甚至更需要。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这实际上是要求积极构建和谐统战,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定位统一战线的发展方向,在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中发挥统一战线的特殊作用。直到党的十八大,和谐统战的理论就更加明确了。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的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和谐统战和法宝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的基本形式是协商民主;主要内容是服务“五位一体”、推动科学发展,协调“五大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助力、减少阻力、形成合力,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协商民主,一般认为“协商民主”(有的译为审议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开始关注的新领域。协商民主理论源自并超越了自由民主和批评理论。它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通过普通的公民参与,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其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协商民主有助于矫正自由主义和选举(票决)民主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不同层面的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实践。对于欧美来讲,协商民主是新事物,而中国人对协商民主是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共产党历来不主张抽象的民主,不追求单纯的竞争式民主,而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早在中国共产党发起成立时就宣传科学与民主,坚持多数人的人民民主,倡导以协商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议事精神。建国初期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宣告成立的。其后,经全国政协协商建议,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届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党派性协商机关继续存在。历史证明,我国的协商民主从一开始就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人民政协作为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庄严载入宪法。按照与宪法相衔接的原则,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写入政协章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进行协商的同时,通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一种郑重的民主形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党中央把加强政治协商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给予高度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统一部署和协调,并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还明确规定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关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安排,协商活动的进行,协商成果的报送,协商意见的处理和反馈等五大程序。期间2010年学界还出版了《协商民主》[5]等著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开辟段落论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最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协商民主,是对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伟大历程中的一大创造。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必将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

  

  1. 关于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的关系

      

        所谓和谐统战,是指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更加巩固,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加和谐,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适应,社会各阶层关系更加协调,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更加密切,统一战线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6]和谐统战即和谐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所反映的应当既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和谐,也是统一战线对整个社会的关系和作用。和谐统一战线的和谐应当包括:和谐的政党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和谐的宗教关系、和谐的阶层关系、和谐的海内外同胞关系等。这样的和谐关系不仅体现在统一战线内部,也反映在整个社会中。如和谐的政党关系既要处理好各政党之间的关系,又要体现政党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执政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如何获得社会支持,参政党在参政议政中如何反映和代表更广泛的社情民意等。又如,和谐的民族关系不仅要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还要谋求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各民族对国家观念的一致和维护。再如,和谐的阶层关系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搭建的利益诉求机制去促使社会各方真正的互相理解并协调公平、正义的不断落实。也就是说,这样的和谐不仅是单一的和谐,还是交叉的和谐、重叠的和谐;不仅是关系主体自身的和谐,还是各个关系主体相互的和谐;不仅是关系内部的和谐,还是关系整体与外部社会的和谐。和谐统一战线从其内涵来说是各政党、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以及各界别在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既体现各自内部的团结一致,又体现互相之间的相容共存。从其外延来说,它涉及意识形态的整合,以形成共同的政治基础、规范共同的政治行为;涉及政治资源的整合,以融合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实现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政治发展的整合,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涉及利益关系的整合,以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简而言之,和谐统战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统一战线发展的一个新命题、新理论、新实践。其中体现出的“协商民主”是“和谐统战”的重要方式和特色。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并把它作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共同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健全协商民主和发展和谐统战,都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谐统战为协商民主创造条件,协商民主为和谐统战丰富内容;发展和谐统战有利于健全协商民主,健全协商民主能促进发展和谐统战。两者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

      

  2. 关于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的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的力量在于能够指导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要靠理论作推动。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的理论,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整合统一战线内部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所有制乃至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统一战线内部形成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共同的理想愿景。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增强统一战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具体的每一件事情做起,汇集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畅谈国是,互相监督,同舟共济,从而更加珍惜团结和谐,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统一战线内部包括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各界人士,都能够自觉维护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就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从而,有利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培育公民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制约和监督权力,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和实践和谐统战,就要注重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就要注重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就要注重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要注重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要注重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就要注重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健全和实践协商民主,要特别注重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特别注重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要特别注重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要特别注重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要特别注重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要特别注重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要特别注重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切实解决为什么协商、协商什么、跟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探索、完善和丰富协商民主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和水平。

        与此同时,实践和谐统战与协商民主,还要注意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结合起来,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结合起来。共同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原载20144月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新形势下统战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汇编》创新篇)

      

    参考文献:

    [1][2]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快讯.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1/content_5190485.htm.

    [4]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5] 高建,佟德志.协商民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3-1

    [6]李关德.积极构建和谐统战[EB/OL].(2010-04-14)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1361516.html.